|
聯系方式 |
地址:
江蘇省啟東市城東工業園區
電話:
0513-83320018
手機:
13906284339
聯系人:
陳維多
電子郵箱:
fbdq@fbdq.com
|
|
|
您現在的位置:網站首頁 - 新聞動態 |
化工場所電氣安全技術-靜電危害及控制
|
發布時間:
2022/8/3 |
化工場所電氣安全技術-靜電危害及控制
在石油化工企業中,一般都進行連續性生產,對電氣設備的正常運行的要求越來越高,一旦發生電擊類電氣事故不僅影響生產的正常運行,可能導致重大的人身傷亡事故。
靜電危害及控制
當兩個物體相互緊密接觸時,在接觸面產生電子轉移,而分離時造成兩物體各自正、負電荷過剩,由此形成了兩物體帶靜電。
產生靜電的外因有多種,如物體的緊密接觸和迅速分離(如摩擦、撞擊、撕裂、擠壓等),促使靜電的產生;帶電微粒附著到與地絕緣的固體上,使之帶上靜電;感應起電;固定的金屬與流動的液體之間會出現電解起電;固體材料在機械力的作用下產生壓電效應;流體、粉末噴出時,與噴El劇烈摩擦而產生噴出帶電等。需要指出的是,靜電產生的方式不是單一的,如摩擦起電的過程中,就包括了接觸帶電、熱電效應起電、壓電效應起電等幾種形式。
物體產生了靜電,能否積聚起來主要取決于電阻率。靜電導體難于積聚靜電,而靜電非導體在其上能積聚足夠的靜電而引起各種靜電現象。一般汽油、苯、乙醚等物質的電阻率較大,它們容易積聚靜電。金屬的電阻率很小,電子運動快,所以兩種金屬分離后顯不出靜電。
1.靜電的危害
靜電放電是帶電體周圍的場強超過周圍介質的絕緣擊穿場強時,因介質電離而使帶電體上的電荷部分或全部消失的現象。其靜電能量變為熱量、聲音、光、電磁波等而消耗,這種放電能量較大時,就會成為火災、爆炸的點火源。靜電的危害主要從以下3個方面來說明。
(1)火災和爆炸
在有可燃液體的作業場所(如油料裝運等),可能由靜電火花引起火災;在有氣體、蒸氣爆炸性混合物或有粉塵纖維爆炸性混合物的場所,如氧、乙炔、煤粉、鋁粉、面粉等,可能由靜電引發爆炸。
(2)電擊
當人體帶電體時,或帶靜電的人體接近接地體時,都可能產生靜電電擊。雖然靜電的電擊能量較小,不足以直接傷害人體,但可能導致墜落、摔倒等,造成第二次事故。
(3)影響生產
靜電的存在,可能干擾正常的生產過程,損壞設備,降低產品質量。如靜電使粉塵吸附在設備上,影響粉塵的過濾和輸送,降低設備的壽命;靜電放電能引起計算機、自動控制設備的故障或誤動,造成各種損失。
2.靜電控制措施
靜電的主要危險是引起火災和爆炸,因此,靜電可能引起安全事故的場所必須采取防治靜電的措施:
①生產、使用、儲存、輸送、裝卸易燃易爆物品的生產裝置。
②產生可燃性粉塵的生產裝置、干式集塵裝置以及裝卸料場所。
③易燃氣體、易燃液體槽車和船的裝卸場所。
④有靜電電擊危險的場所。
根據靜電的作用效果,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控制措施。
(1)工藝控制法
從工藝流程、設備結構、材料選擇和操作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限制靜電的產生或控制靜電的積累,使之不能到達危險的程度。具體方法有:限制輸送速度;對靜電的產生區和逸散區采取不同的防靜電措施,正確選擇設備和管理的材料;合理安排物料的投入順序;消除產生靜電的附加源,如液流的噴濺、沖擊、粉塵在料斗內的沖擊等。
增加空氣濕度的主要作用是降低絕緣體的表面電阻率,從而便于絕緣體通過自身泄放靜電。因此,如工藝條件許可,可增加室內空氣的相對濕度至50%以上。
(2)泄漏導走法
將靜電接地,使之與大地連接,消除導體上的靜電。這是消除靜電最基本的方法。可以利用工藝手段對空氣增濕、添加抗靜電劑,使帶電體的電阻率下降或規定靜置時間和緩沖時間等,使所帶的靜電荷得以通過接地系統導人大地。
常用的靜電接地連接方式有靜電跨接、直接接地、間接接地等三種。靜電跨接是將兩個以上、沒有電氣連接的金屬導體進行電氣上的連接,使相互之間大致處于相同的靜電電位。直接接地是將金屬體與大地進行電氣上的連接,使金屬體的靜電電位接近于大地,簡稱接地。間接接地是將非金屬全部或局部表面與接地的金屬相連,從而獲得接地的條件。一般情況下,金屬導體應采用靜電跨接和直接接地。在必要的情況下,為防止導走靜電時電流過大,需在放電回路中串接限流電阻。
所有金屬裝置、設備、管道、儲罐等都必須接地。不允許有與地相絕緣的金屬設備或金屬零部件。各專設的靜電接地端子電阻不應大于100歐姆。
不宜采用非金屬管輸送易燃液體。如必須采用,應采用可導電的管子或內設金屬絲、網的管子,并將金屬絲、網的一端可靠接地或采用靜電屏蔽。
加油站管道與管道之間,如用金屬法蘭連接,可不另接跨接線,但必須有五個以上螺栓可靠連接。
平時不能接地的汽車槽車和槽船在裝卸易燃液體時,必須在預設地點按操作規程的要求接地,所用接地材料必須在撞擊時不會發生火花。裝卸完畢后,必須按規定待物料靜置一定時間后才能拆除接地線。
(3)靜電中和法
利用靜電消除器產生的消除靜電所必需的離子來對異性電荷進行中和。非導體,如橡膠、膠片、塑料薄膜、紙張等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靜電,應采用靜電消除器消除。
不宜采用非金屬管輸送易燃液體。如必須采用,應采用可導電的管子或內設金屬絲、網的管子,并將金屬絲、網的一端可靠接地或采用靜電屏蔽。
3.人體防靜電措施
主要從以下3個方面控制人體靜電帶來的危害。
(1)人體接地
在人體必須接地的場所,工作人員應隨時用手接觸接地棒,以清除人體所帶的靜電。在重點防火防爆崗位場所的人口處、外側,應有裸露的金屬接地物,如采用接地的金屬門、扶手、支架等。屬0區或1區的爆炸危險場所,且可燃物的最小點燃能量在25m]以下時,工作人員應穿防靜電鞋、工作服。禁止在爆炸危險場所穿脫衣服、鞋帽。
(2)工作地面導電化
特殊場所的地面,應是導電性或具備導電條件。這個要求可通過灑水或鋪設導電地板來實現。
(3)安全操作
工作中應盡量不進行可使人體帶電的活動,如接近或接觸帶電體;操作應有條不紊,避免急驟性動作;在有靜電危險的場所,不得攜帶與工作無關的金屬物品,如鑰匙、硬幣、手表等;合理使用規定的勞動保護用品和工具,不準使用化纖材料制作的拖布或抹布擦洗物體或地面。
|
|
|
|